中华建材网讯:科凡全屋定制董事长林涛,事业经历了几次转型。出身在三代木匠家庭的他,一毕业就选择了橱柜行业,在他看来,“风火水电全部齐”的橱柜产品代表了木工行业一种跨界和超越。当林涛投的几家橱柜相关企业的简历都没有回音,自己一心想做橱柜门板的时候又被劝说去做衣柜,也就是这个劝说点醒了林涛。
科凡定制林涛:做定制界的丰田!
放弃橱柜转攻定制衣柜 完成事业第一次转型
那是2006年,中国橱柜产业刚刚经历完一个快速发展期,行业进入品牌消费时代,企业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放弃橱柜,转攻定制衣柜。这是林涛事业的第一次转型。同年,林涛在佛山创办了科凡定制。当时正是国内定制衣柜企业集体冒出的时间,索菲亚、好莱客等定制衣柜企业也刚刚运转两三年。
2007年到2013年,这是定制衣柜企业的一段黄金时期,对广东那些新兴的定制衣柜企业来说,这是一段业绩看着往上涨的日子,科凡在这一期间也进入版图扩张时代。2014-2015年,全屋定制口号被越来越多的定制企业喊出,成为整个家居市场的发展大势。这期间,科凡的产品线也从单一的衣柜延伸至整体空间。2015年下半年,林涛开始布局橱柜生产线,2016年3月,科凡的橱柜产品先后在上海建博会和定制家居展上展出;2016年10月,科凡橱柜产品正式面市。
从情怀主义到行业深度参与者 科凡开启“前店后厂”的生长模式
据林涛介绍,以前科凡30%的客户是在其他品牌订完橱柜再到科凡选衣柜,今年7月,这个数据不超过5%。“这是个很严重的信号,定制橱柜比我们早接触到顾客,他们跨入衣柜后可以在前端抓订单,我们采取的方式就是抵抗和侵入”。林涛事业的第二次转型就以他同橱柜的再次交手为起点,之后科凡正式走入通往全屋定制的道路。
从2006到2016年,浸淫定制衣柜圈十年的林涛,已经从过去的设计情怀主义者变成了定制衣柜行业的深度参与者。而彼时的定制衣柜行业也已经历了几年的红利期,每年20-30%的增长率,资本市场的青睐,让大批定制衣柜企业尝到了不少甜头,身处其中的科凡也赶上了这波洪流。2013-2015年,科凡每年保持40%左右的增长。2016年,按照林涛的说法,“坐四望五”没问题。据他介绍,前面9个月,科凡的同期增长已突破40%。不过要想长期保持这种增长速度,已然不如过去几年容易。此前有业内人士说,目前定制衣柜行业已经形成“五大五小”局面。这意味着定制衣柜行业的品牌集中度将会越来越高。
结合定制几家龙头企业近期的动作来看,定制企业的“圈地运动”已经开始,大规模的渠道扩张和渠道下沉动作来势汹汹。不过这一节奏并未打乱林涛的布局。在林涛看来,目前科凡正处于5亿的门槛上,如何跨过去?“船到桥头自然直”,这是林涛的态度。根据他的规划,未来三年是科凡精练内功的三年。而“今年对于科凡的意义就要摸索属于自己的营销或者生长模式”。根据开年以来科凡的系列动作来看,渠道扩张是信号之一。今年上半年科凡连续参加了上海建博会、广东定制家居展、广州建博会等多个展会,招商目的明显。
未来O店规划 直击资本市场
华北以廊坊为基地,辐射北京、天津和石家庄;华东以嘉善为基地,辐射上海、苏州、杭州;中部以黄岗为基地,辐射武汉、长沙、南京等;西部以崇州为中心,辐射成都、重庆、贵州等;华南以广州为核心,辐射莞深、珠海、江门等。“东南西北中五个生产基地,在周边的15个城市建设自营O店”,林涛告诉网易家居记者,”“我们是按照两条线来锁定O店位置,一个是附近网络流量大不大,供应链齐不齐”,“事实上这15个城市也是天猫上消费最为活跃的15个区域”,林涛补充道。
另一个层面的考量在于资本市场,虽然林涛一直表示在资本上要不急不躁,不过很显然,他也一直在思考这块。科凡的O2O自营战略就是对接资本市场的策略之一。林涛表示,资本市场第一要概念,第二要稳定的营业额。而自营才会产生自己的毛利,把生意额做大,盈利就可以直接对接资本市场。根据林涛的设想,每个O店按一年三千万的零售额来看,15个店就是4.5亿,这在资本市场上来看,绝对算个好成绩了。
当前有2人正在等待…
帮您快速计算加盟科凡定制需要多少钱?
多了解,多咨询获取更多加盟信息
2024-04-01 阅读量:5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