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行业一直都是家居建材行业备受关注的品类,特别是随着存量房时代的到来和消费升级的兴起,二次装修需求、改善型住房需求激增,传统的陶瓷行业在面临挑战的同时仍然有不少市场机会。
有些部分经销商在选择陶瓷行业的时候就担心:陶瓷行业已发展40余年,虽然还是有一定市场规模,但是行业竞争大、内卷严重,并且当地也已经有不少陶瓷品牌门店在经营了,我现在开店是否还能赶上赚钱的机会呢?
其实大可不必担心,即便陶瓷行业已度过最开始的红利期,但仍然会不断孕育新的市场机会。只要看清楚市场趋势,选择携手行业优秀的合作伙伴,积极拥抱变化,同样也能赚钱。
那么现在选择陶瓷行业开店,还有哪些新的市场机会呢?下面是陶瓷网为您推荐的陶瓷行业五个市场机会,符合以下趋势的品牌,经销商们可不要错过哦!

(图片来源:拍信创意,侵删)
1、大板、大规格瓷砖产品成为主流
调查数据显示,目前家庭装修瓷砖消费中,600*600、800*800仍然为主要规格,其中600*600规格占29.7%,800*800占34%,大砖主要还是用于客厅、厨房、卫生间的地面与墙面。
受个性化趋势影响,超大砖近年来使用越来越多,多用于别墅墙地面及普通墙面背景墙装饰较多。为了追求空间的整体性和延展性,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喜欢600×1200mm、900×1800mm等大规格的瓷砖上墙铺贴,650×1300mm上墙新规格也受到市场的喜欢。
而300*300以下的瓷砖运用灵活多变,也被广泛用于阳台、厨房及浴室的墙面。
大规格瓷砖相比中板,铺贴简单、整体空间效果大气,已成为家装零售市场的新主流。除了一方面是当下 流行的墙地一体化的铺贴设计需求,要求简约大气;另一方面则是市场的利润传导,以及铺贴的便捷。
在此背景下, 由于利润相对可观,以及大规格铺贴更显大气,不少瓷砖厂家开发出轻薄款的600×1200mm、650×1300mm等规格的上墙大板,一些企业选择力推更大规格的600×1200mm、650×1300mm产品,将其定位为高端墙砖产品。
2、颜值即正义,美学与文化为核心价值的产品更吸睛
消费者在进行陶瓷选购非常看重品牌和颜值。伴随着国潮崛起,消费者愿意为了“美”和“文化”买单。
通过与文创产业的深度合作,陶瓷行业将更好地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推出更具有历史和艺术价值的陶瓷艺术品。
同时,陶瓷产品的包装、营销也将更加注重文化元素的融入,使消费者在购买陶瓷产品的同时,能够感受到文化的魅力。文创融合为陶瓷行业带来更广阔的市场空间,也将推动陶瓷消费的升级。

(图片来源:拍信创意,侵删)
3、实现规模化生产的企业更有竞争力
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和市场向行业内优势品牌的集中,陶瓷企业也面临着规模化生产的挑战。
通过先进生产设备的采用,提高生产效率,在规模化、效率化的生产中寻找品牌竞争力,已成为行业竞争的重要因素。
就目前国内陶瓷市场需求来看,只有规模化、机械化的生产和合理的销售渠道及营销策略才能建立竞争优势,而那些使用传统的、低效率的手工作坊模式的小型陶瓷生产企业将失去竞争力。
4、绿色制造水平高的企业值得关注
自2021年起,随着“双碳”目标的逐渐落地,从有关部门到各行各业都开始密集出台具体实施的路线图,长远来看,这必将对陶瓷企业原材料采集、制造、配送、销售、消费及废物弃置等各环节造成影响。
为此,不少具有先见之明的企业开始提升自身的绿色智造水平。
通过窑炉结构的优化、烧成技术的创新、合理选用烧嘴、余热回收利用、大范围采用多变量模糊控制技术以及研究开发轻质陶瓷纤维保温材料和更先进的涂层技术等来进行技术革新,挖掘节能潜力。
此外,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以先进生产工艺代替落后的生产工艺,发展循环经济,进一步扩大对各类工业废弃物的利用量,加强企业节能管理,开发节能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装备等,也是陶企节能减排的重要手段,而这类以“绿色工厂”“绿色智造”的创新模式将在未来发展中更具竞争力。
5、满足定制需求的品牌
消费者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对个性化定制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陶瓷产业也逐渐向个性化和定制化的方向发展。
通过数字化技术,消费者可以根据个人需求定制自己的陶瓷产品,包括形状、图案、颜色等方面。这种个性化定制可以满足消费者的独特需求,增加产品的附加值。
行业一些品牌正式从陶瓷向定制化升级,利用自身优势展开了如“一砖一色定制”等全新理念和定制产品,努力寻找业绩增长。
陶瓷网认为,在传统陶瓷行业机遇与调整并存的背景下,对于想要进入陶瓷市场的经销商们来说,只有选择能洞察和顺应新的消费需求的陶瓷品牌,才能抢夺未来市场,真正赶上赚钱的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