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尔卡
在我国,幽门螺旋杆菌平均感染率为近60%。那么,究竟什么是幽门螺旋杆菌?为何它被列为致癌物?感染这种细菌后致癌概率有多大?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有什么症状?它的传播途径又有哪些?如何预防?
什么是幽门螺旋杆菌?
首先,我们来看看什么是幽门螺旋杆菌。幽门螺旋杆菌,也叫幽门螺杆菌,是一种螺旋形、微需氧,也就是在5%左右低氧环境下生长较好的细菌。幽门螺旋杆菌能够在强酸性的胃液中存活,也是目前发现的唯一可以从人体胃部被分离培养出来的微生物。1983年首次从慢性活动性胃炎患者的胃黏膜活检组织中成功分离。因此可以说,幽门螺旋杆菌是“定植”在人体胃部。所谓“定植”,指的是微生物或细菌,在人体一定部位定居并不断生长、繁殖后代。它们必须依靠人体不断供给营养物质,同时也对人体产生影响,比如导致感染。
那么,幽门螺旋杆菌有多普遍呢?据专家介绍,它在全球自然人群的感染率超过50%,在我国,各个地区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的概率有明显差异,平均感染率为59%,其中儿童的感染率平均为40%。
如何预防感染幽门螺旋杆菌?
看了以上的介绍,我们再来给大家划划重点:首先幽门螺旋杆菌和胃癌不能直接划等号;其次,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大多数情况下不需要治疗。不过这毕竟是细菌,对人体有害,想要预防,先得搞清它的传播途径。
专家告诉我们,幽门螺旋杆菌主要通过口口、粪口传播,也叫消化道传播。所谓“粪口传播”是指一些传染性疾病的病原体能够在人的大便中存活,排出体外后,散播到环境中,污染了食物、衣物、水源等,就会病从口入,传染给人。
如果要远离幽门螺旋杆菌,应该养成这些习惯:
1.餐具消毒、分餐。
2.不吃生食或太烫的食物。它们会刺激胃黏膜,降低其抵抗力,从而为幽门螺旋杆菌的入侵创造条件。
3.不要“口对口”喂饭。有些老人喜欢嘴含食物喂孩子,这是非常容易传染的途径之一。
4.及时洗手、清洁口腔。
5.高危人群应定期体检。具体来说,应每2~3年进行一次胃镜检查。
作为解放双手的厨房电器,洗碗机已经成为中产阶级的新宠。疫情期间,洗碗机凭借为餐具消毒、食物消毒等优势,产品销量一度激增。

(图片来源:爱尔卡公众号,侵删)
那么洗碗机是怎样达到除菌的作用的呢?我们看一看洗碗机的工作原理和洗涤过程就明白了!!
洗碗机的洗涤原理是喷淋式洗涤:
洗碗机通过喷淋臂喷射出的高温高压水流对餐具进行冲刷,辅以洗涤剂中的碱性物质、蛋白酶、淀粉酶可有效对餐具表面油污和残渣进行彻底分解,加之热水对餐具表面的油污和残渣的浸泡膨化,使得油污迅速瓦解与脱落,从而将餐具表面清洗干净。同时由于使用了高温冲洗,可以去除和杀灭大部分细菌。

(图片来源:爱尔卡公众号,侵删)
洗碗机的洗涤过程:
洗碗机的用水会首先经过软水器将水质软化,去除水中的钙、镁等离子等,避免结成水垢,再通过加热管进行加热。不同的洗碗机,甚至同一台洗碗机不同的洗涤程序都是不同的,但大致会经过以下这个流程。
一、预洗环节:先进水 1 次,通过旋转的喷淋臂对餐具进行高压循环冲洗,再排掉脏水。这个过程可以冲洗掉碗碟上残留的食物残渣。
二、洗涤环节:洗碗机,水温加温到50oC至70°C,同时打开洗涤剂舱将洗涤剂加入水中,对餐具进行高冲洗,循环水洗涤,再排掉脏水。这个过程彻底洗净碗碟上的油污、残渣,高水温长时间的洗涤能够消灭大部分细菌。
三、漂洗环节:洗碗机对经过循环洗涤的碗碟,用洁净的高温水漂洗1到3次。此时水温将加热至 70°C至80℃,水中加入光亮剂,对餐具进行漂洗。这是碗碟洗涤过程的最后一步,此时已经去除了碗碟上99.99%的细菌。
四、干燥环节:洗碗机在光亮剂的作用下,利用余热烘干餐具。有些洗碗机还配备加热部件,让烘干更加快速,使碗碟暖热干燥。这个过程去除了碗碟上残留的水分,经过烘干的餐具储存在洗碗机的密闭空间内,有效抑制细菌繁殖。

(图片来源:爱尔卡公众号,侵删)
爱尔卡松下集成水槽洗碗机,让洗碗从此不再是累人的家务活。它采用日本进口电子元器件,在漂洗时最高温度可以达到80℃,轻松溶解油脂,消除大肠杆菌,即使是在面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这种耐高温细菌时,除菌率达到99.99%。在清洗完成后,通过热风烘干使碗碟暖热干燥,也可以选择“仅烘干”程序,将手洗餐具放入洗碗机后专门进行独立烘干和储存。

(图片来源:爱尔卡公众号,侵删)
在节水节电方面,爱尔卡松下集成水槽洗碗机,用水比手洗洗碗更省水,周期耗水量仅9.4升,节约30%。周期耗电量仅0.72度,使用一次电费在3-4毛钱,比经常用手洗碗,再买护手霜更有效更经济。

(图片来源:爱尔卡公众号,侵删)
(文章来源:爱尔卡公众号,侵删)
当前有2人正在等待…
帮您快速计算加盟爱尔卡集成灶需要多少钱?
多了解,多咨询获取更多加盟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