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加班已经成了部分上班族的常态,没有加过班的职业生涯是不完整的。岁末年初,为了冲刺年终目标和业绩,加班还要比以往时候更猛一些。
如果一家公司想要获取竞争优势,就必须保持让每一个员工非常敬业。而不是单靠简简单单的加班。在这里不讲任何加班的影响,而是共同探讨一种新的管理方法,就是KPL管理法和OKR管理法的结合。
01 KPI是冰冷的数字
KPI体现出经营管理的理性和规律,指标类型就那么几大类,要么总额控制型:利润总额、收入总额……,要么就是什么率,讲究人均或单位控制型:库存周转率、资产负债率、一次检验合格率、标准工时下降率、合同平均毛利率等,管理好个体,整体就不会坏到哪里去。

KPI是数字,比较冰冷,理解晦涩,没有亲和力,只是目标导向,KPI只告诉你要完成的数据指标,至于你具体怎么做,那就是各部门、各人自己的事情了,完成结果因人而异。
KPI可谓放养型绩效管理,目标明确,但实现途径自想,有点像属于法家治理,数据体系都是经过千锤百炼的,设计严谨,逻辑思维缜密,一旦定下来,全年一般不会再变更,且会长期实施。

KPI指标冰冷是因为一般由上级制定并下达,指标类型和具体指标数值很难沟通和博弈,然后实现方法也不会得到上级多少点拨和支援,俗话说就是变相任务摊派;
02 OKR是具有亲和力的任务
OKR体现出经营管理的感性和变化,OKR是明确的任务,明确告诉你干什么,一事一议,只要完成这个任务,就是成功,令人容易亲近。

感性体现在OKR的指标全部是任务型下达,主要以文字描述,偶尔才会有数字规定。譬如构建公司电子商务平台,组织开展全公司中层干部公开竞聘,取得ISO18000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资质等;偶尔有数字描述,比如实现欧洲市场零的突破,上半年新产品销售收入达到5000万元等;

OKR,O是目标,KR是关键结果,它本身不是一种考核的方式,而是自我激励,自我管理的一种工作方法,更强调的是认同、承诺、自我激励、对齐和不断改进,同时我们也会通过目标管理过程发现不适岗的人员,及时做出调整,当然这需要企业自身文化建设和价值观体系要建全,组织系统要好,才能更加增强全员的竞争响应和服务意识的改善。
03 KPI和OKR实施结果对待
OKR考核:“我要做的事”,KPI考核:“要我做的事”,理解不同,但二者都强调有目标,同时也需要有执行力。
OKR的思路是先制定目标,然后明确目标的结果,再对结果进行量化,最后考核完成情况。
KPI 的思路也是先确定组织目标,然后对组织目标进行分解直到个人目标,然后对个人目标进行量化。

OKR致力于如何更有效率的完成一个有野心的项目,是“监控我要做的事”。而KPI则强调如何保质保量的完成预定目标,是“要我做的事”。KPI类似流水线式的制造,需要制定者对于流程及产能完全了解。OKR类似自由团体的群起响应,需要流程的参与者与组织同心同德。

创新意味着会失败,但不是失败一件事就立即处罚,若长期失败,说明你选人有问题,可以换人换岗。如果说KPI属于法家治理,那OKR就是道家管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OKR)法(KPI)结合就自然了:有法有理,有刚有柔,有常有变,有远有近。OKR 和 KPI 两者谁都无法真正的替代对方,不是单一存废谁,而是两者协同配合。
当前有2人正在等待…
多了解,多咨询获取更多加盟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