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建陶行业遭遇有史以来最疯狂的能源、原材料涨价,以及大规模限电、限气。尤其是电慌、天然气暴涨已经波及全球。在陶企用能面临挑战之际,福建产区限气再次来袭。
而此轮限气刚好在福建企业准备11月调价的节骨眼上,作为全国地铺石产销中心,手握市场价格走向更多权重,此次调价或将打破此前保守、谨慎的涨幅。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限气,成本再次蒙压
日前,泉州产区再次限气备受行业关注。为保障福建电网安全运行,需从福州、泉州、漳州、厦门、莆田等5家城市燃气公司第四季度剩余的印尼合同气量中调剂10%给燃气电厂应急备用。
为配合天然气调剂,晋江陶企采用月减方式,在10月27日08:00-24:00时段实施有序用气,所有建陶企业生产线可使用天然气实行窑炉16小时保温,不得使用天然气进行生产。
南安陶企则实行多家企业捆绑或由行业协会协调统筹总用气量形式应对,严禁超计划用气。
自此,加上今年8月份限气18%,泉州陶企天然气限制幅度已经接近30%。原本泉州陶企产能就不高,此次限气无疑再次对供应以及成本带来冲击。
即时成本难以消化
在此之前的限气+限电中,部分生产线已被迫停产,即使在产生产线其产量也达不到正常值,无疑又间接提高了单位产品成本。为减轻经营压力,自8月份以来虽然各企业对各类产品均实行了数次不同程度的涨价,但为兼顾客户利益和合作关系,以及企业千方百计通过综合运用各种降成本工具,消化了部分成本,使得价格上调一直维持在较低的幅度。
尤其是地铺石,由于福建产区产销量占全国6、70%,聚集也难免带来更为充分的竞争。导致此前绝大多数企业对地铺石品类调价,停留在更谨慎、有限的胶着状态。
可随着限气再次来袭,一方面产能进一步萎缩,供应必然偏紧;一方面随着时间推移,原有正常价格的原料、煤炭库存也越用越少;再一方面工具箱里能用的节约成本工具已经用上,再也拿不出新工具来;即时成本不断显现。
或许进入11月份,有些地方限电松绑,福建限电有可能解除,但燃料成本压力并未得到缓解。
因此,在没有新工具消化持续叠加的新压力之际,唯有相应调整成品售价,方可维系企业正常运行。
凭借市场权重低涨幅或打破
众所周知,在能源材料暴涨以及限电大背景下,也拉近了各产区制造成本。除福建外其他产区用气也面临挑战,尤其是在价格上多个产区的天然气价格已经出现大幅度上涨。如今不论是用煤气或天然气,各产区的生产成本已经越来越趋同,以往有着此消彼长的价格竞争优势不复存在。
福建产区作为地铺石市场主力,其有着影响市场价格走向的权重。此时,企业为扭转保本甚至亏损经营现状,遵循“水涨船高”生意逻辑,也就在情理之中。而随着11月份新一轮调价窗口期的开启,福建陶企原先保守、谨慎的涨价幅度或有望被打破。
(文章来源:陶城网,侵删)
当前有2人正在等待…
多了解,多咨询获取更多加盟信息
2025-02-26 阅读量:2168
2025-02-25 阅读量:1534
2025-02-25 阅读量:1548
2025-02-19 阅读量:2118
2025-02-11 阅读量:1808
2025-02-08 阅读量:1947
2025-01-23 阅读量:2392
2025-01-22 阅读量:1869
2025-01-18 阅读量:2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