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材研究,泛家居老板经营内参,经理人每日读物,经销商店长生意参谋,导购实用攻略,欢迎点击成为大材研究年度会员
装配式内装,近年来被视为一条前景广阔的赛道。
据大材研究的不完全统计,至少已有20多家重点企业推出装修式内装业务,部分公司的产品经历了多轮迭代。
大概名单涉及:广田、新中源、亚厦、海骊、科逸、小马快装、品宅、金螳螂、变形积木、海鸥住工等。
这种装修模式,并不会完全替代传统装修,但是会局部替代,从以前的材料+施工向产品+服务转型。
尤其是对中低端装修预计形成冲击,可能大面积工业化,而高端市场依然保持原来的情况,走向精细化。
当前的装配式内装普遍分成了系统,比如墙面系统、地面系统、厨房系统、卫浴系统等,大多是按照空间进行划分,销售的是整体空间。其中有些板块已相当成熟,比如集成卫浴(浴室柜、水龙头、马桶、花洒)、整体厨房等。
大材研究注意到,在装修式内装方向上,海尔骊住、亚厦两家公司的特色相当鲜明。
前者近年才转型,但力度非常大,全面投入加码内装业务;后者则是9年前部署,一路坚持奔跑,产品体系与市场经验相当不错。
据公开资料,2012年时,亚厦就启动了装配式内装战略。上市公司里,动作是比较早的。

(图片来源:拍信创意,侵删)
据了解,亚厦的工业化内装产品已升级到第七代,自建两条装配式装修产线,能够实现部品部件大比例工厂预制、现场装配、干法施工等。
同时,亚厦增加了内装产品的性能提升,比如控制甲醛等有害物、即装即住等,并提供装修后市场服务。
比如2018年在成都跟当代中德签约,当时做的项目就是“无甲醛”全工业化装配式装修。
以第七代产品为例,材料体系、结构体系继续升级,面向市场构建三大产品平台(科宜平台、科睿平台和科誉平台),打造了以空间全系统覆盖为目标的三大产品线(硬装产品线、功能产品线和智慧产品线)。
与装配式内装同步的是,亚厦搭建了基于建筑BIM+制造BOM的数字化协同设计平台,实现装修与建筑、结构、机电的一体化设计。
同时搭建基于建筑 BIM+物联网 IOT的全过程数字管理平台,实现数字化灯塔工厂和数字化示范工地,全过程信息化。
也就是说,凭借这套BIM体系,能够一体化管控方案设计、智能生产、施工安装等流程,实现精准下单,现场无切割拼装、总装与辅件工厂高效协同生产、多模块同时开工等。
据国盛证券的分析,亚慧股份2020年新签订单162亿元,同增12%,其中住宅订单大幅增长,原因就在于装配式装修业务的推动。
并且预计2020年中标该类订单规模在30—40亿元量级,而2019年规模在9—10亿级。
2020年,海尔家居集成改名“海骊住居科技”之后,对装配式内装的重视又有提升。
不过,相应的产品出现还要早一些,2018年时,装配宅2.0及公寓产品问世,实现了全屋装配式设计和标准化施工。
一些公开报道提及,该产品涉及墙面、地面、吊顶、暖通、配水、配电、整体卫浴和整体厨房等8大系统解决方案,可以帮助将装修总日程缩短38%,人工成本降低30-40%。
后来,还专门成立了装配式研究院,研发生产了SPC地板墙板、竹木纤维板、PP架空模块、SI金属复合瓷砖墙面、薄瓷保温一体板等多种装配式新型材料。
其中在一些系统上具备自己的优势,比如装配式卫浴,亮点体现为“轻实易”,轻表现在每块整体墙板只有19.8kg;易表现为45度拼接缝,易改易升级。
除了做工业化内装,海骊还有两个特色,一是家居家电融合;二是智能,实现全屋语音、全屋智能供应链等。
在目前的公开渠道里,海骊重点强调其整合的住居产业集群优势,包括战略合作单位98家、专业设计团队1126个、产学研合作单位58家、研发专利1000余项、参编标准23项等。
2020年时,有公开报道显示,海骊实现了4.8亿元B轮融资,将向IPO迈进。
产品+服务+工程之外,海骊逐步从B端大客户向C端零售布局,打破工程与单品销售的局限,比如:
搭建少海汇INXpark家居公园,用户可以在线参与定制,产品包括家电、家居百货、主材、全屋定制等,提供全屋家居场景一站式购物体验。
从目前的发展态势来看,大材研究认为,装配式内装完全能够成为部分企业的新增长点,在后续的市场竞争中占得优势,而一些垂直型公司,有潜力崛起。
更多公司还在来的路上,现在还没有到装配式内装最热门的时候,大概率会发生的是,未来10年里,大量建材企业、公装企业都会全力以赴做这个业务。
(文章来源:大材研究,侵删)
当前有2人正在等待…
多了解,多咨询获取更多加盟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