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转型成为高端品牌,还是转型成为高性价比品牌,甚至只做一家小而美的品牌,对于家电厂商来说,都不能再采取赌博、押宝的投机心态,来推动企业的变革与转型。否则,就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在经历过去3年,甚至5年多的转型变革后,很多家电企业在今年下半年也迎来阶段性的收获。但现实永远是残酷的,往往收获硕果的只是少数企业,更多的企业则陷入一场深深的“转型泥潭”效应之中,很多投入打了水漂、很多转型布局陷入进退两难之中。
透过一些家电企业的三季报可以清楚看到,有的企业在国内、海外两个市场上都收获颇丰,有的企业在空冰洗厨小等品类迎来全品类的协同增长,还有的企业则在中高端市场取得不错的战绩;更多的企业却遭遇“泥潭”,不仅没有收获发展的新动力,反而面临投入打水漂的困局。
于是在最近一年多来,质疑“转型升级必要性”的家电厂商,开始不断出现。他们集中性地将转型效果不佳的责任和矛头,直指转型这个动作。认为转型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最终投入真金白银搞差异化产品研发、搞互联网化的渠道营销,以及市场推广,甚至是品牌年轻化、时尚化的转型,结果却是“钱投了,成果却没有”。
矛盾由此产生:到底是家电企业不应该转型,还是一些家电企业的转型升级手段和模式有问题?笔者以为,转型升级本身就是一项系统工程,还是一条万里长征的艰苦路。当前很多家电企业的转型升级结果出现问题,不在道路的选择上,而是手段和心态上出现跑偏。
大量的家电企业在转型过程中,总是心存幻想和不切实际的需求:认为转型升级就是投入马上能见成效,认为转型升级就是一把****,可以解决企业去10年、20年发展过程中积累的一系列矛盾、挑战。总是将所有的希望和幻想放在转型升级这个过程中,却忽视转型升级不只是需要红红脸、出身汗,更需要排排毒、治治病,动真格。否则,就是过家家、走过场。
可以看到,过去几年来,围绕用户需求进行的“产品创新、市场营销,以及渠道变革、服务升级”等布局,很多企业都在“真金白银”的投入,但在这一过程中却出现“三心二意”、“进三退二”等一系列不坚决,带来的结果则是前功尽弃。很多转型在经历了明天、后天的等待后,就因为没有坚持到大后天,从而提前宣告失败了。
接下来,如果一些家电厂商继续拿赌博、押宝等投机者的心态,参与产业的转型升级大潮,想在未来的家电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无疑就是“痴心妄想”。因为整个家电产业,如今早就步入一轮“动真格、拼真功”的阶段,比的不只是一时的爆发力,还有持续的耐久力,更有阶段性的应变和突破能力。
透过最近3、5年来,不少家电企业的转型升级成果两极分化,除了可以清楚看到不同企业间的竞争实力和差距进一步拉大,强者恒强的效应快速释放;还可以看到,整个家电市场竞争的复杂性、多变性已经超出企业的预期和想象。所以,这也会进一步加速家电企业的转型升级难度和挑战性。
来源:(百家号)
当前有2人正在等待…
多了解,多咨询获取更多加盟信息
2020-01-29 阅读量:2689
2020-01-29 阅读量:2839
2020-01-28 阅读量:2962
2020-01-27 阅读量:2628
2020-01-27 阅读量:2277
2020-01-26 阅读量:3016
2020-01-25 阅读量:2400
2020-01-24 阅读量:2909
2020-01-23 阅读量:2859
2020-01-22 阅读量:2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