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为给您提供最精准的服务与内容请选择要了解/加盟的行业

后续可随时点击顶部选择行业

确定 随便看看 >
x

叶国光眼中的韩国与台湾省LED产业情况

中华建材网讯:在赴韩国之旅后,叶国光先生回到了家乡台湾省,将两地的社会状况与产业现状通过分析报告的模式呈现在大众面前,以下是叶国光先生的精辟言论,以第一人称的身份阐述韩国和台湾省及其LED产业情况。

关于台湾省

四面楚歌的科技产业

关于台湾省科技产业的四面楚歌,台湾省科技与LED产业现在的状况比较低迷,尤其是可见光LED照明与显示产业。

原因很简单,一个高科技产业,要维持优势需要有两种武器,一是专利技术,另一是资本,中国大陆不缺资本,但是缺原创专利与技术人才。我们分析半导体集成电路IC产业,LCD面板产业与LED产业就可以很清楚了解为什么大陆LED会最快超越台湾省而壮大,甚至已经震动国际。

集成电路的工艺复杂度最高,专利集中度也高,英特尔,三星与台积电的技术优势与专利阻击,中国大陆的集成电路产业在专利与技术上好像被卡住咽喉,只能牛步追赶,所以到目前为止,集成电路IC产业还在努力追赶中,中国大陆需要的IC芯片几乎都仰赖进口,金额比进口石油还多。

面板LCD产业工艺复杂度居中,TFT LCD要求的工艺也很精细,大陆的面板LCD产业利用台湾省面板业合并过程中释放的人才,加上韩国的技术淘金客,加上新设备的后发优势与庞大的市场出海口,大陆的面板LCD产业渐渐有了与台湾省,韩国鼎足而立的趋势。

LED发展初期,外延与芯片技术没有标准化,所以工程师经验非常重要,尤其亮度与光效就是利润的LED产业,工程师掌握了公司的命脉。但是随着外延设备的标准化,生产工艺重复性与复制性都没有问题的时候,而LED的工艺复杂度又是三者之中最简单的,技术解决了,专利问题呢?

由于显示与照明产品,80%都比较没有专利问题,他们在乎的是流明多少钱,当然资本在LED产业从来都不是问题,而且大陆政府还会加码的补助企业,所以除了汽车照明与高端照明品牌,几乎所有用到蓝光LED的应用产品都是大陆LED的天下,台湾省LED产业在设备老旧与人员流失的双重夹击下,高端比不上美日,低端拼不过大陆,只能在夹缝中求生存。

所幸台湾省的非可见光和四元红黄LED的家底还很厚,对大陆厂商还有一点优势,只不过由于市场相对较小,这种优势没有体现出多大的效益,而且只要大陆追上来了形成规模效应,台湾省一定会弃守,所以台湾省很多有技术优势的小公司,研发压力非常巨大。

前新世纪光电的研发副总李允立博士创立的奈创科技就是如此,他说以前他们研发的一个新技术或新产品突破,可以让公司维持三年左右的竞争优势,现在的周期越来越短,台湾省人员挡不住大陆高薪吸引力的频繁流动加上政治原因让两岸智慧财产权无法保护原创,他常常感叹自己空有技术长才却有无法施展之憾。

当然我也跟他介绍大陆的机遇与机会,绝对会是他发光发热一展长才的好地方,处于十字路口的他还在思索着他与他的公司未来。

台湾省的很多精英,就这样困在台湾省,当然这也跟台湾省的社会氛围有关,台湾省除了我们上一代的前辈,像郭台铭董事长一样,喜欢提着手提箱闯天下,就算遍体鳞伤也甘之如饴,这样的精神已经被大陆70后与80后传承了,在台湾省年轻的一代基本绝迹。

这就是传承吧,台湾省的50后60后在台湾省艰苦的环境下创业,在90年代到大陆找到机会做大做强,在这个过程中接过他们衣钵的不是在台湾省生活优渥的70后与80后,而是在这些被污名化为台商血汗工厂打工的大陆70后与80后。

历史总是那么的相似,现在大陆的90后与00后,他们能接过他们父辈的精神财富吗?那谁又可以继承呢?我一直在思考着这个问题。

关于韩国

韩国LED产业的中国化

现在韩国可能又多了一个让他们无法摆脱的“中国”了,大陆LED的崛起让韩国节节败退,尤其是LED照明已经开始普及加上背光市场饱和的时候,几乎只能固守原有背光市场。

只要大陆LED产业链的性价比一直提高,就像多米诺骨牌效应一样,外延,芯片,封装到成品,韩国几乎一块块失手,大陆厂家一步一步地蚕食市场,所以最近大陆LED的芯片与封装厂常常会拿到韩国大厂的OEM或ODM订单,将外延片,芯片跟灯珠按照韩国的要求跟他们合作,单价比卖给大陆内地好,大家就可以知道韩国LED的性价比跟大陆的差距了。

当然最好笑的是现在韩国的消费者只要求最终的LED成品能在韩国组装就好了,Made in Korea成为他们LED照明产业最后的尊严,你如果要在韩国卖大陆品牌灯具,就算你的质量比他们好,他们也不会买帐,看着满街的现代与起亚汽车,我几乎经过两小时的车程才看到一辆日本车,而且是雷克萨斯的日系美国车,他们的爱国情怀让人觉得敬佩也带点疯狂。

这一点我们中国人就没有表现得那么激动,这次我拜访韩国就有中国LED厂家之间内战的因素所在,削价竞争养坏了韩国厂家的胃口,也让中国大陆厂家付出了质量差的恶名,连泡菜里面的大白菜他们都会把大陆种植与韩国种植做区隔,LED就不用说了。

但是据我观察韩国的组装与SMT后端工厂,跟中国大陆类似的工厂比较,他们的技术与管理落后我们甚多,加上由于韩国干燥的环境,我们的LED灯珠与配件在那样的地方组装灯具,问题当然会很多,三星,LG吸走了太多的资源与人才,这些小厂虽然是韩国公司,但在品质把关上却显得苍白无力。韩国有绚丽的品牌营销手段,但是韩国产品的内涵却配不上,三星手机爆炸只是冰山一角,韩国制造被中国超越只是时间问题,而且很近。

中国制造的产品透过对中国了解较深的韩国贸易商大举进入韩国,他们有敏锐的商业嗅觉,将中国物廉价美的LED上中下游产品卖到韩国去。

透过叶国光先生对韩国和台湾省及其LED产业情况的分析,我们可知中国作为“制造大国”,国际影响力已蔓延到国外,LED制造方面远比外国强很多,但科技方面还仍需努力。

【延伸阅读】

2016年中国LED照明出口规模同比下降26%

观察:国内LED行业2017年最新发展规划及态势

当前有2人正在等待…

  • 湖南邵阳 陈女士 正在与管家 免费通话
  • 陕西榆林 肖女士 正在与管家 免费通话
  • 江苏盐城 张女士 正在与管家 免费通话
  • 河北邢台 金女士 正在与管家 免费通话
  • 广西南宁 刘女士 正在与管家 免费通话
  • 云南保山 张女士 正在与管家 免费通话
  • 湖北孝感 常女士 正在与管家 免费通话
  • 山东临沂 段女士 正在与管家 免费通话
  • 广东佛山 牟女士 正在与管家 免费通话
  • 福建南平 张女士 正在与管家 免费通话

招商加盟区域查询

用户信息授权确认书(仔细阅读)

加盟留言

多了解,多咨询获取更多加盟信息

热门问题:(点击快速提问) 换一批

用户信息授权确认书(仔细阅读)

相关阅读

灯饰资讯 > 叶国光眼中的韩国与台湾省LED产业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