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腊月,“归家”的情绪蔓延在每一个家具游子的心间。在珠三角大大小小的家具工厂门口,劳碌一年的家具人陆续踏上归家的旅程。伴随着各家公司“年会”的召开,家具业的2016正式成为过去。
回首这一年,一些细微的变化在发生,一些变革在暗潮涌动,一些旧的东西被再次重视,一些新的技术被实际应用……在家具制造企业的主力军——生产骨干和管理干部们眼中,“2016”,有的不仅仅是压力,更蕴含蜕变的希望。
有订单,企业才能生存。尽管每年都有关于行业的“唱衰”论调,但2016年能运转的家具企业,依然能保持一定的订单量,并能有少量增幅。
“今年平均下来每月的工资,比去年高。”老杨,是一位欧式家具工厂的扪皮工,计件工资之下,每月单量的增加,令他今年的年收入提高。
“今年的订单有少量增长,且每个月都比较均衡,不会像以前淡旺季很分明。”在定制家具车间钻孔的小林,坦言以往的7、8月和国庆假、年前,车间生产任务都会加重很多。今年每个月订单量差距不是特别大,传统的家具促销季、展会季等带来的订单量没有呈“井喷之势”。
简欧、新中式、美式……各种各样的家具风格产品在市面上并存。流行的风格此消彼长,2016年“新中式”风格拔得头筹。
在每家车间的生产线上,同时生产的是各自的经典款,这些经典款因为材质、款式、价格等综合实力久经市场检验;而同时,创新的基因又让家具企业的产品研发不断推陈出新,结合销售前端反馈,推出超高性价比的“爆款”,抢占消费者的钱包,保持品牌在消费着心中的新鲜度。
“现在电商发展太快了,我们生产的家具也越来越偏向年轻人群的口味。”小林说在最近的几个月,都在生产公司的一款爆款橱柜。
老郑,现为某家具厂厂长。2016年,他接到公司的指示除了要提升总产量外,还包括人均生产效率、品质、成本等关键指标。
“原材料价格上涨、环保整治费用增加、产品标准越来越严格等等外界的压力,都向我们的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现在,我们必须自我突破,通过精细化管理提升效益。”老郑告诉小编。
外部形势的倒逼,使“成本”成为企业关注重点。一方面使得制造业的一些看似“基础”的工作被重新提到新的高度予以重视:比如精细化生产、品质控制、提倡“工匠精神”等,车间只看产量的时代过去了;一方面使得家具企业不断增加投入,提高“自动化”水平。机器人、机器手逐渐操作一些工序,减少人工,降低出错率,提升产品品质的同时,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2016年过去了,2017年已经到来。
透过生产端的变化,我们看到家具业的竞争在逐渐回归理性,从跑马圈地式的“抢占市场”逐步过渡到以品质和服务获得消费者的“口碑”;从一切看产量到产量、成本两手抓。
“利润、现金流”决定企业的发展,并最终决定企业的生死存亡。在充满无限机遇的当下,将有更多“小而有竞争力”的家具企业,扎实耕耘,收获可持续发展。
(来源:第一家具网)
当前有2人正在等待…
多了解,多咨询获取更多加盟信息
2024-01-02 阅读量:1072
2023-12-28 阅读量:4878
2023-12-26 阅读量:4316
2023-12-22 阅读量:4380
2023-12-21 阅读量:3172
2023-12-20 阅读量:3372
2023-12-18 阅读量:3453
2023-12-15 阅读量:5125
2023-12-11 阅读量:3777
2023-12-02 阅读量:47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