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建材网讯:近几年,“双十一”逐渐成为了全民购物狂欢节,许多商家借机推出各种促销活动,以制造出巨额的消费量。去年底,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曾在北京发布《2015年“双十一”综合信用评价报告》,报告称,“双十一”期间促销商品超五成存在先涨后降的现象。而近日,据某平台发布的《2016双十一安全购物攻略》显示,在涨幅高的促销商品中,家居类占比最高,达19.7%。
数据:去年双11超五成促销品先涨后降
据悉,该攻略对多家电商平台的743万件促销商品(有交易行为)和90万件畅销商品(销量比平时翻倍)的价格变动进行了监测。
监测数据显示,去年“双11”期间,743万件促销商品中有52.99%出现了价格先涨后降,其中81.99%的商品涨价幅度在30%以内,还有3.26%的商品涨幅高达200%以上。其中,在涨幅高的促销商品中,家居生活和女装类商品占比最大,分别为19.7%和18.6%。
去年“双11”期间,参加促销活动的商品中,按“双11”促销价相对于两个月内的历史低价对比,有53.6%的商品实际上都是价格上涨,11.8%的商品价格持平,而仅有34.6%的商品价格有下调。
与之相应,90万件畅销商品先涨后降情况更加严重,有75.52%的商品有先涨后降的现象。其中,81.99%的商品仅在“双11”之前提价不到30%,但是仍然有3.26%的商品涨幅高达200%以上。
真相:双十一促销给予用户的实惠并不多
网络安全专家表示,综合上述数据来看,“双11”期间的促销给予用户的实惠并不多,消费者在忙于填满购物车的同时,需要警惕各类商家的虚假促销。
此外,往年的数据显示,热闹繁华的网购促销背后,是居高不下的消费者投诉:产品质量货不对版、快递服务严重滞后、售后服务难以保障、网络诈骗乘虚而入等,成为典型的“节后综合征”。
网络安全专家介绍,结合“双11”网购高峰的特性及各电商平台的多种优惠玩法,“双11”前后及期间,“剁手族”在“买买买”的同时应谨防购物退款诈骗、虚假购物诈骗、冒充快递诈骗、代付欺诈、虚假优惠券诈骗等五类诈骗。
当前有2人正在等待…
多了解,多咨询获取更多加盟信息
2024-01-16 阅读量:1367
2024-01-11 阅读量:1684
2024-01-11 阅读量:1369
2024-01-10 阅读量:2316
2024-01-09 阅读量:1905
2024-01-09 阅读量:1698
2024-01-08 阅读量:1771
2024-01-05 阅读量:1241
2024-01-04 阅读量:1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