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地板企业总销售量降低855万平方米。据白皮书显示,各个品类地板的同比均有下降。同时,地板产品质检风波不断,有些知名品牌地板更是上了质检的黑榜。这些问题的出现导致地板行业销量严重下降,产出比失调,存货不能变现的窘境让地板企业有点上火,闹出“大事儿”后的地板行业开始慌神了,让我们来看看到底是行业前景不景气呢?还是地板企业自食其果呢?答案马上揭晓!
地板质检问题遭遇瓶颈 现象有三(图片来源于网络)
现象一:人造板产业遭遇发展瓶颈
人造板,顾名思义,就是利用木材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边角废料,混合其他纤维制作成的板材。地板企业常用于家装建材,这种材质耐磨,但是相比天然木材却没有那么环保。
中国人造板年产量持续增长,增速减缓。依据国家统计数据显示:全国人造板产量2000年0.20亿m3,2013年2.72亿m3,13年间增长12.6倍。随着我国宏观经济发展速度的减缓,人造板生产也逐步刹车进入了怠速发展阶段,从21世纪第1个10年平均20%以上的高速发展逐渐降到10%以下。2012年和2013年全国人造板产量分别是2.12亿m3和2.72亿m3,增速较2010-2011年明显放缓。规模以上人造板企业产品销售收入同比增长在15%左右,与近年来年均20%~30%的增长率相比增幅明显降低,效益明显下降。高端优质纤维板、刨花板产品进口呈大幅度增长态势。如此大的市场占有率并没有形成行业优势,更没得到应有回报,不仅不具话语权,而且随时面临各种风险。
点评:如此大的市场占有率,并没有形成行业和贸易优势,更没得到应有回报,不仅不具话语权,而且随时面临各种风险,典型的大而不强。虽然中国目前众多行业都存在大而不强,但是应理性看待,未雨绸缪,加快升级转型步伐。
那么,除了人造板现象外,据说甲醛也超标啦?
地板质检问题遭遇瓶颈 现象有三(图片来源于网络)
现象二:地板甲醛超标
现如今,木地板成了消费者居室地面装修材料的首选,既豪华又实用,家居品味十足。可是近些年,地板市场上相继爆出的质检甲醛超标事件却让消费者望而止步。近年来,地板产品质检风波不断,有些知名品牌地板更是上了质检的黑榜,消费者再一次见证了地板行业发展的无序性,而地板产品甲醛超标更是消费者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在业内人士看来,传统地板行业过去确实较少谈及环保,整个市场对价格敏感度偏高,企业“追求数量、以量取胜、以低价取胜”的做法屡见不鲜。
点评:在环保趋势愈发明显的当下,地板企业唯有真正将产品的环保技术提升上来,满足消费者打造健康生活家居环境的需求,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谋取先机。
除此之外,板材产品不达标还有何种现象呢?
现象三:“表面耐磨”不达标 地板企业难过质检关?
质检总局局长介绍,2015年,我国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合格率达到91.1%,网络销售产品专项抽查产品合格率为71.3%,累计查处质量违法案件51.1万起。提升消费品质量将是2016年全国质检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例:金华市质监局在近日开展了强化地板质量安全风险监控专项监督抽查,共抽查了40批次产品,合格32批次,合格率为80%。其中,生产企业抽查2批次,全部合格,实体市场买样抽查38批次,合格30批次。
点评:国家在市场上进行产品质量检测和抽查的力度越来越大,这自然就意味着地板等家居建材企业只有不断加强内部的自我检测,不断优化产品质量层面的相关技术,才能在保证消费者需求的前提下,获得消费者青睐。
总结:
出现这样的情况,不管是对地板行业来说还是对企业来说都不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所以,营造一个好的行业环境很重要。只有地板行业环境好了、地板企业自律性和社会责任感提升了、消费者购买信心回升了,地板才能健康的可持续发展。
【延伸阅读】
当前有2人正在等待…
多了解,多咨询获取更多加盟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