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第十七届成都国际家具工业展览会在世纪城新会展中心举行,在展会现场采访了品潮定制家具副总经理李杰,听他讲述对品潮定制对当下行业的看法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品潮定制家具副总经理李杰
川派家具必需走出去
记者:我们看到这次的成都家具展第一次推出了一个定制馆,品潮也加入到了里面。作为一个本土的定制品牌。你怎么看待目前西南这块的定制市场?
李杰:我是这么认为的,其实在我们传统的老百姓的认识当中,定制这块当然是广东品牌作为国内的领先品牌。但是我们不要忘记,其实我们西南地区家具企业实力也是比较强的,只是在定制这块做了广东企业的跟随者。但是通过我们这几年对市场的了解,对产品的一些体悟,我觉得很快我们川内的企业就会起来,包括我们品潮。今天我接待了不少客户,一看到我们的展位首先就问,这是广东的品牌吗?其实通过这点我能感受到,我们已经跳出了国人对川派企业的认识,而且并不是我们川派的企业就代表着一种低端或者扮演跟随者的角色。
记者:其实就是因为大众对川派家具的印象大多数都是以板式家具为主,这也算是四川家具的一个符号,但现在定制好像是更全国化的一个东西。但全国性的品牌还是比较少。如果要做到全国性品牌,我认为必须要相信自己能够做得到。定制这块我觉得是靠口碑来传播的,必须积累更多的客户体验,如果满意的话客户才会宣传你的品牌。
其实我觉得现在板式家具在川内来说,确实是一个符号。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它的资源方面跟广东企业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但是现在我觉得在平台化、信息化的今天,这个渠道方面已经不受地域限制了。现在川内的很多企业已经能够整合很多资源,包括广东的一些优质的资源也全部进入到我们四川这块。我们四川的几大成片的家具企业很多都成熟了,很多广东的优质资源已经在这边办厂,为我们提供一些配套的资源。所以我觉得这个差距会很小很小。
另外,我觉得现在我们家具的差异在于设计,而不是在于我们的定位,川派的企业会怎么样,它在于一个设计理念。谁的设计好,谁的服务好,那谁就是国内的一流品牌,而不是地域的限制。
夯实基础很重要
记者:品潮这个品牌大概从什么时候开始做的定制?是一开始就做定制吗?
李杰:我们品牌单独运营三年多时间,此前已经探索过两年,前几年都是在巩固我们的基础。为什么选择今年作为第一次参展?因为我们有从成品过来的经验,我们知道成品转定制有它的局限性,所以为什么我们没有急于拓展我们的品牌。我们必须要让我们的客服知道在定制家具和传统的成品家具的服务内容中会出现哪些差异,我们需要补充哪些短板,所以这几年当中我们及时的巩固自己的基础,来强化定制这块,希望探索该怎么做,怎么样做才能做得最好。
我们希望我们的定制产品一旦推出来它就是成功的,带给客户满意的体验、成熟的印象。而不是一个边吹边磨的一个产品,不是这样讲。
记者:这两年我们在夯实基础方面主要做了哪些工作?
李杰:第一个是进行信息化建设,这几年我们通过信息化的改造后,现在工厂全是信息化的生产。第二方面,我们前端建成了成熟的系统。第三方面,就是我们在人员培训这块这几年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从内部来说,我们的员工、技术团队、销售团队都进行了培训;从外部来说,我们是从专卖店老板到专卖店的设计师,专卖店的团队、售后、安装工、导购等等都专门做了培训、学习,巩固基础。
要将压力转换为动力
记者:目前我们在生产方面的情况怎么样?布局方面有什么安排?
李杰:我们现在每个月大概有2万多平米。制造这块我们有很强大的基础。在建立初期,在制造这块的设计已经远远超出我们当时的订单量。当时有些超载,但我们现在发展起来了,现在的生产能力远远超过我们现在的订单量还有富余。
布局方面我们现在目前店有一百多家。是全国范围内,最远的到东北。我们前几年是以西南地区为主,但是在省外我们布了一些优质的店。
记者:目前在西南市场,愿意接受定制的消费者会在一个上升的趋势吗?
李杰:肯定是上升的趋势。我们现在市场增长率说起来很高了,已经达到60%,有可能是我们的基数比较低,这方面有一定的原因,所以我们增长率至少60%以上,去年我们翻倍。达到了100%。
记者:今天我也看到,包括成都现在很多做成品家具的企业,现在都在做定制产品,对于方面您觉得有些什么压力吗?
李杰:你说做一个事情要做好,随时都能感受压力,我觉得这是一种动力,这是一个我们做企业的,要有这种理念,压力是随时的,不管是这个市场好与差,我们做它都有压力。但是也并不是可怕的一件事情,我觉得通过更多人上,更能促进自己。每一个企业只要你选好自己的路,好自己的理念,不管外面有多少竞争,我相信他都会走向成功的。
当前有2人正在等待…
多了解,多咨询获取更多加盟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