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目前建陶行业的产能到了比较高的水平,虽然尚且无法下结论判断是结构性过剩还是相对性过剩,但产能过剩无可争议。近日,工信部公布《建筑卫生陶瓷行业准入标准》,明年4月1日起实施。“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遏制产能过快增长”首先被提及。
陶卫准入门槛提高 行业标准严控产品质量
陶卫准入门槛提高 行业或实现转型升级
这是国家针对建陶行业制定首部准入标准,从多方面划定了从量到质的行业“门槛”,意在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遏制产能过快增长,提高建陶行业发展质量和效益。虽然建陶行业准入标准仅仅是指导性文件,但其能为各产区政府机构推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政策依据,并引领行业从大到强,实现转型升级。
而准入标准也是对产能扩张释放出“严控”信号。根据行业建设布局规定,东南沿海地区控制产能增长;中部和西部地区高起点、高水平、高质量因地制宜地承接产业转移。严禁在非工业规划建设区和城市建成区等区域内新建和扩建项目;已运营的项目,未达准入标准的,应在2016年年底前整改达到,整改仍未达到的,应依法迁出或关停。
“围绕行业如何健康发展多做一些工作,而不是盲目扩大产能规模。”针对新制定的建陶行业准入标准,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建筑卫生陶瓷分会秘书长黄心红表示,行业近几年发展挺快,但无序竞争、无序发展情况比较严重。比如一些地方想方设法招商引资,片面强调规模,较少考虑产业持续稳定发展,尤其忽略环保绿色发展。“制定产业标准,使新上项目更加科学合理。”
除严控整体产能外,与产能紧密的区域产业规模规定也有了新变化,不再设置硬性规定。同之前发布的征求意见稿相比,此次发布的行业准入标准出现了两处较大修改。原先明确的区域生产线条数及单条生产线占地面积的规定被删除。据黄心红介绍,上述规定在准入标准讨论审议及意见稿公布后,业内反响较大,存在不少不同声音,后来正式发布时被删掉。
把控产品质量 严禁假冒伪劣产品
“产品质量及用户市场参差不齐。”分析建陶行业产品消费市场现状时,国家建筑装修材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石陶室主任贾培元指出,目前企业生产环节的抽查合格率较高,如今年的国内地区穿插抽查,合格率在90%以上。但建陶产品一到销售市场上就容易出现质量问题。原因在于产销环节存在一定脱节,产品主体厂家和零配件供应商的质量协调性问题有待解决。
而这一点也在建陶行业准入标准中也有明确规定。除要求建筑陶瓷和卫生陶瓷产品质量符合相应标准外,五金配件质量也要求稳定、耐用。
值得注意的是,瓷质砖产品遭遇“特殊照顾”,要求通过国家强制性认证。据贾培元介绍,针对瓷质砖开展强制性认证由来已久,主要是因为其生产牵扯到镭、钴、钒等放射性物质,而且有的里面会加增白剂。“一些不良厂商,为降低成本,会使用放射性偏高的原料进行生产。”
中国建材联合会会长乔龙德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建陶行业出口产品量虽然是世界第一,但是出口产品中自主品牌不足两成。完全自主创新的产品可以说很少,严格意义上来说几乎没有。
对此,准入标准也对直接影响品牌声誉的产品质量下了“死命令”:严禁生产、使用有毒有害色釉料和原料,杜绝重金属污染和放射性超标;严禁生产排污管内面没有施釉的卫生洁具产品;严禁生产假冒伪劣产品和侵犯知识产权的产品。
当前有2人正在等待…
多了解,多咨询获取更多加盟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