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欧美是世界木地板生产和销售的重要地区。2007年欧洲木地板消费量达到11200万平方米,比2006年增长了4.90%。其中德国、西班牙和法国成为欧洲地板市场份额前三甲。而在生产方面,欧洲地板产业联盟成员公司也实现10030万平方米的生产量,其中瑞典仍然是欧洲最大的地板生产国,其次是波兰和德国。
欧美市场的木地板主要通过两个渠道销售,一是大众类的家居超市,二是相对高端的专业家居用品店。因此,欧美市场的地板企业在产品设计、性能、创新上竞争非常激烈,但是大部分企业的销售、渠道建设及售后服务都由其他专业公司负责。
目前地面装饰材料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市场容量为每年140亿平方米,其中木地板所占比例不到20%,而中国只占不到10%。当前木地板行业发展环境良好,未来几年全球范围内木地板行业增长空间巨大。
内销市场缩水严重
国内地板品牌在外销时,价格往往比国内低得多已成为一个普遍现象。但由于高额的成本和繁复的中间环节,不少做国内生意的地板企业仍然高喊利润低,甚至“无钱可赚”。
“外销政策、品牌影响力、销售网络、采购运输成本以及营销手段差异是造成国内外产品价差大的主要原因。”
某地板产品规划部的一份报告显示,某款强化地板产品的出厂价是70元/平方米,出口到国外的价格为出厂价格减去9%的出口退税,再加上约9元的运输及进出口费用,到国外进口商仓库的价格约等于73元,约合11.68美元。而国内价格则为出厂价格加上17%的增值税,再加上运费及销售网络中30%的利润,到经销商仓库的价格约为106.47元。
如此看来,国内与国外在经销商层级的价格相差了31%,再加上国内商家营销推广的成本,价格幅度相差50%也是常有的。然而,这其中的差价几乎没有流入企业手中,而是消耗在看不见的中间环节上。
尽管国内的税费及运营成本均高于国外,但是权衡过日益增长的成本压力和疲软的消费需求后,不少企业还是愿意加大国内市场的销售力度。加上欧盟等主要市场不断设置贸易壁垒,各种标准法案的陆续推出,加上频繁的针对中国地板企业发起反倾销调查,使得疲软的出口市场难度越来越大。
竹地板出口转内销失利。近年来,竹地板一直主攻国外市场,出口量逐年上升。而在国内的销售额只占木地板市场的10%,销售状况不是十分良好。
近来,由于国家出口退税政策和国际性金融危机肆虐,国内竹地板出口受挫。众多竹地板企业纷纷将目光转向国内市场,但出口转内销并不顺利。
竹地板没有形成规模,缺少主流媒体宣传是竹地板发展无法形成市场潮流的主要原因。竹地板的社会认知度不高,消费者对其存在各种误解,造成在国内市场长时间萎靡。“舒适不比实木地板,实惠不比强化地板”是大部分消费者对其形成的刻板印象。
由于我国竹资源丰富和其生长速度快的特性,部分消费者又将竹地板归类为廉价、低档消费品,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竹地板向国内市场的延伸。
企业依靠“贴牌生产”,无法给企业带来高利润率。如安吉作为中国竹乡,基本依靠做贴牌,没有一个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
目前我国木地板行业的平均毛利率在18%至30% 左右。其中强势品牌的毛利率约为30%。受制于外贸,竹地板行业毛利率不到25%。低毛利导致的低收入,无法支撑企业品牌化推广和宣传,是造成竹地板企业转内销不成功的原因之一。
地板出口形势严峻
目前,室内装修材料的环保节能化已经成为全球趋势。随着全球森林资源的减少,实木地板价格不断攀升。许多消费者开始将目光转向环保舒适的强化复合地板和实木复合地板。由于强化复合地板主要利用次小薪材,对林木资源的浪费较少,目前在日本及东南亚等国家被普遍采用。未来,高档强化复合地板和实木复合地板会成为一种国际化的消费趋势。
我国地板出口形势日益严峻,出口欧美困难重重。欧盟近日正式通过“木材及木制品规例和新环保设计指令”。该指***于2013年3月3日开始强制实施。从欧盟此次发布的官方解释来看,这项指令的初衷是希望进一步改善林业经营和采伐活动,阻止非法采伐的木材进入欧盟市场。
一直以来,美国和欧盟各国都是中国地板等家居行业的主要出口国。相关人士分析,欧盟新规执行后,必然导致企业增加采购成本,还要承担额外的认证费用,这对中小型地板出口企业将会产生较大影响,甚至可能会迫使相关企业退出欧洲市场。
根据这项指令的要求,今后出口欧盟的木材生产加工销售链条上的所有厂商,都必须获得FSC(森林认证)的身份证,即必须提交木材来源地、国家及森林、木材体积和重量、原木供应商的名称地址等证明木材来源合法性的基本资料。据悉,要作为原料的木材100%达到合法性或者拿到FSC认证在操作上有些难度。所以我国地板企业想要在欧盟继续占领相应份额的市场,就必须加大力度把控原材料的来源和品质,并且在生产流程上不断研发创新,生产出更高标准的环保型地板产品。
对此业内专家也有自己的看法和不平,“从长远发展看,提高标准是有利于中国企业提升实力、增强国际竞争力的,但如果按照欧盟的标准,所有的木材都必须提交相应的合法资料证明,实施难度就太大了。中国木材与木制品流通协会秘书长陶以明表示,证明这些木材是否合法的最终鉴定权在欧盟,这也就是说,中国自己的鉴定欧盟是不认可的,那么企业为了出具让欧盟认可的所有的证明就要花费一大笔准备费用、鉴定费用等等,这就使企业的成本一下子大幅上涨。特别是很多中小企业。
事实上,在全球范围内作为原料的木材能够保证100%达到合法性或者拿到FSC的认证本身都是比较有难度的。目前,全世界获得认证的木材大约只有10%,而中国市场上能够获得认证的木材还不到1%。所以说,依照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地板企业想要再次打开欧盟那更为广阔的市场难度是相当大的。
地板出口美国遇瓶颈,木制品多出口东南亚。随着美国《复合木制品甲醛标准法案》正式实施,规定在全美供应、销售或制造的刨花板、中密度纤维板、硬木胶合板等木制品的甲醛释放限量已大幅度提高。以刨花板为例,甲醛释放量不得超过0.09mg/kg,整整高出我国标准1000倍。这一《法案》的实施对我国输美木制品提出巨大挑战。以烟台为例,据了解,在近几年的发展中,烟台出口到欧美市场的木制品的比重逐步上升,已经占到了全市全部出口量的1/3,但是2012年的出口情况并不乐观。“这一方面是受部分欧美国家的经济情况不景气影响,另一方面也是受到了美国《复合木制品甲醛标准法案》的影响。”烟台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植检处木材监管负责人表示,东南亚与欧美目前是烟台木制品出口的主要区域,总量可达90%以上。出口到欧美等国的木制品以房屋装饰为主,例如门、窗、地板等;而出口到东南亚等国家的木制品则以成品家具为主,如桌椅等。
当前有2人正在等待…
多了解,多咨询获取更多加盟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