迫于竞争生存压力,一些二线品牌也放弃了基本的定位原则,随行就势委曲求全,开始降标准、降价格,加速了行业生存危机。降价背后是降品质,降品质就会伤害市场,毁掉品牌,二是工程投标,竞相压价,其结果是损人不利己,无利可图,竞标价格低于其成本,只能是降低质量。发标的工程方也应改变采用低价中标的一贯做法,过低价格有害无益。恶性竞争会使劣质产品鱼目混珠,以次充好,品牌产品受压。形成一个无奈的恶性循环。
而产生恶性循环的最根本原因,多数是因为企业自身定位盲目、抗风险能力差,面对逆境迷失了方向。一个错误的决策会导致企业丧失造血功能、抗风险能力减弱、流动资金枯竭、倒闭、使经销商蒙受损失等不良后果。
同时,品质管理意识也比较淡薄。很多新建门厂没有质量管理制度和标准,连最基本的专业质检岗位都没有设立,更谈不上品质管理,所有质量标准单纯的依赖经验丰富工人的评定,产品的制造者也成了产品的检验者。为了回避质量责任,使品质控制就流于形式,导致问题产品在市场流通,这样最终只能让经销商、消费者、市场深受其害,厂家最终也将自食其果,在投诉、索赔、返工、材料浪费、亏损中宣布破产、消失。
具有生产规模优势的木门企业发展空间会更大
实体增多 终端市场竞争激烈
为了追求更多的利润,多数小规模木门企业建立初期,由于资金实力薄弱、相关人员配备匮乏,以及技术和配套体系不健全,合资股份共同合作的现象非常常见。随着企业的发展积累,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有一定经济基础之后,在利益的驱动下,企业就容易出现分裂,一部分不安于现状的合作者会重新组合,脱离了原有的企业。虽然原来的企业可以通过招聘和内部培养新的骨干人员,但克隆出来的新企业会在初期对原企业进行低价侵蚀,市场经营实体数量增多,整体产能也随之增大,终端增多也导致了竞争日趋激烈。
当前有2人正在等待…
多了解,多咨询获取更多加盟信息
2025-11-12 阅读量:1673
2025-11-04 阅读量: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