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内外市场变局的背景下,橱柜业迎来了一股难得的内省力量。“橱柜行业面临着两面夹击,很多人将这归结为金融危机的影响,是无容置疑的。但这是不是主要原因,行业本身市场秩序的破坏是不是更主要的原因?这是值得橱柜业去整体反思的。”中国家协流通委员会执行**、吉盛伟邦董事长邹文龙12月22日表示。
变局契机
“橱柜业人士最近见面打招呼的口头语都是‘现在怎么样?’了。”邹文龙说。卖场的关门似乎是最近橱柜业内“最流行”的一件事。
2006年,美林基地集团旗下的美林家居世博园,选址黄埔亚运奥体圈高调开业,以4亿元巨资打造目前中国软硬件至优的家居消费场馆———家居世博园A馆。
2008年4月美林家居世博园正式开业,不料形势急转直下,由于全球经济形势下滑,楼市不景气,美林和其他大型家居卖场一起很快尝到了寒流来袭的痛苦。
“这是我们果断地进行战略调整而主动停下来的,我觉得我们在这个项目的选择上‘先天不足、后天不利’,我们原本就不是这个棋盘上的棋子,再坚持下去不利于经销商的发展。”石松说。
“天气不好少出门。”兰州万佳家居董事长王伟形象地比喻。这位来自西北的卖场老板透露,“11月份明确感到寒流来了,我们乌鲁木齐的卖场销售萎缩得很厉害,这种情况在以往是罕见的。”
实际上,在11月份之前,以东莞为例,橱柜业仍处上升态势。据海关数据显示,1—10月,东莞橱柜出口额达23亿美元同比去年增长3.3%,其中,一般贸易橱柜出口更是猛增四成。
“金融风暴仅是橱柜业目前所处困境的催化剂,而市场的无序竞争才是中国橱柜业处境堪忧的元凶。”邹文龙指出,目前一些卖场应对市场萧条的唯一做法就是价格战,或是变相的价格战。
危机在业内人士看来也似一场变局契机。华鹤董事长吴雪松强调认为,“危机过后,中国橱柜业的主旋律将是规范、务实,卖场、制造商和经销商要做到和谐共赢。”
反思商业模式
面对危机,成本节约与产业链上的反思成了橱柜巨头们的共识。
为了节约成本,深圳橱柜协会(下称“深圳家协)主动取消了2009年的橱柜业展会。对此,吴雪松表示认同。“如果继续办这个展会,我们肯定还是要给面子参加,但是这会给企业增加很多费用,他们主动取消展会,是在为企业着想。”
不过,吴雪松对一些卖场“杀鸡取卵”的做法表示不解。“他们不顾金融危机现状,有的卖场甚至在这次危机中提前收取一年的租金。在这次危机中卖场要与制造商和经销商抱团取暖才行。”
“在所有的成本中,卖场租金是最高的。”经销商代表盛家家居总经理曾震宇说。要求卖场主动降租成了制造商和经销商的共识,而这在橱柜业内被戏称为“斗地主”。
所谓的“地主”就指的是橱柜卖场,在橱柜业中,橱柜卖场、制造商、经销商之间的关系很是微妙。
“现在金融危机来了,需要我们重新定位三者之间的关系,要在这个经济拐点中找到一个平衡点。而不是以前老子、儿子、孙子的关系。”制造商敏华控股首席执行官李建宏表示,企业需要寻找新的商业模式。
曾震宇透露,近几个月他们的销售收入下降了40%,而卖场的客流下降了50%。“预计明年春天会有不少经销商主动退出卖场。”
而家居业的大佬联邦集团对卖场的无序扩张更是有切身体会。“11月份我们的销售收入下降了10%,而与之对应的却是,我们在全国零售卖场的总平方数增长了13%,零售卖场的平方成本增长了17%。”联邦集团董事长杜泽桦表示。
杜泽桦认为,这是一种无序扩张,多开一个卖场就增加制造商的成本。这个行业不能靠“斗地主”而活着,需要寻找新的商业模式。
橱柜业巨头们对新的商业模式莫衷一是,但部分卖场已经意识到三方“抱团取暖”的重要性。
红星美凯龙表示,准备从明年开始对受经济危机影响较大的城市卖场,施行“缴三免一”的租金优惠。在华北地区红星美凯龙是业内霸主,缴三个月租金免一个月,对企业来说是个不错的利好。
当前有2人正在等待…
多了解,多咨询获取更多加盟信息
2025-07-30 阅读量:1560
2025-07-21 阅读量:1489
2025-07-14 阅读量: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