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山苍苍,珠水泱泱。矗立在云山珠水间的华南理工大学,是直属教育部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国家“双一流”、“211工程”、“985工程”之一,以“前沿科技、学科交叉、新工科”吸引了一大批科学家、专家学者和理工学子在此科研、教学和学习。

(图片来源:马可波罗瓷砖公众号,侵删)
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国际校区由教育部、广东省、广州市和华南理工大学四方签约共建,承担着“中国高等教育的试验田”“探索创新型教育的新路子”的职责和使命。
近日,在这片科研氛围浓厚的校区绽放出了一朵“艺术之花”,这朵“艺术之花”由华南理工大学校领导亲自策划和审稿、华南理工大学设计学院前院长张珂教授主笔设计、华南理工大学校友企业马可波罗控股文化陶瓷团队倾力打造而成。

(图片来源:马可波罗瓷砖公众号,侵删)
早在2022年10月,华南理工大学校领导在与校友企业马可波罗控股座谈时提到,华工将全面建成“中西合璧、博雅合璧、传统与现代合璧、科学与人文合璧”的国际校区,而马可波罗控股亦长期践行“文化与科技融合”,与国内各大理工高校、美术院校多有合作,双方一拍即合,决定在国际校区用陶瓷材料打造一幅主题壁画,以体现“科学与人文合璧、文化与科技融合”的主旨思想。
采用什么风格?使用哪种工艺?谁来设计?如何制作?马可波罗文化陶瓷团队向领导们隆重推荐了华工设计学院原院长张珂教授。
张忠则、张珂父子两代人在水印版画领域潜心研究多年、深有心得、成果丰硕,尤其是张珂教授,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赴国外学习,借鉴多元艺术观念和技法,传承传统文化,创造性地提出水印版画中“渗化”的美学价值,他将传统的渗墨技法运用在现代版画的创作中,独树一帜,旨在突破固有的版画观念,探索当代版画表现的新视角,开创出了“墨的扩散、版的延伸”的独特风格,赢得了广泛的关注和认可。
2022年11月至2023年2月,马可波罗文化陶瓷团队三赴华南理工大学,与国际校区领导、张珂教授等共同探讨,并邀请了国际校区领导、张珂师生来公司参观,最终确定:使用张珂教授独特“墨的扩散、版的延伸”的“渗化”水印版画风格,以华工校徽上的“木棉花”为主题进行创作。
考虑到该壁画尺寸巨大(6.8m×4.7m),且应用场所为国际学术报告厅,张珂教授及其团队还精心为该壁画做了配色及填充。
作品以渗墨水印版画为基础,周边的渗墨纹一半人工一半天成,衬托出雨雾中的木棉花,分外娇艳欲滴,花瓣用流体艺术填充,科技感十足。紫色背景彰显神圣尊贵,红配金的花瓣,喜庆、富丽、夺目,蓝色代表睿智、理智、冷静,应用在花蕊之上,不仅丰富了整幅壁画的层次感,更与华南理工大学校训“博学慎思,明辨笃行”遥相呼应。
面对视觉震撼、寓意深远的艺术作品,马可波罗文化陶瓷团队积极思考、深度钻研——采用何种制作工艺,方能原原本本地呈现张珂教授的设计思想呢?如果只采用手工雕刻的方式,能较好地呈现出来花瓣的流体效果,但周边的渗墨纹却难以体现。

(图片来源:马可波罗瓷砖公众号,侵删)

(图片来源:马可波罗瓷砖公众号,侵删)
试作效果
马可波罗文化陶瓷团队再赴华工,向张珂教授请教,张珂教授详细介绍了渗墨水印版画的创作思想与技法。将雕刻在木版上的造型,运用墨汁印制在宣纸上,再施以清水使宣纸上的墨水渗开,以呈现变幻莫测的渗墨纹理和拓印效果。
至此,马可波罗文化陶瓷团队决定从表现手法上进行新的探索,采用公司科技产品1200×2400mm的岩板作为基材,整幅画由12片岩板组成,再通过丝网印刷与喷墨打印相结合。
整幅画开了24张丝网套印,为表现出朦胧而细腻的渗墨效果,采用250目超高目花网,最后表面上一层干粒半抛,强化光泽变化,达到既朦胧又清晰的拓印效果。经过反复钻研和尝试,最终完美呈现张珂教授作品的艺术精髓。

(图片来源:马可波罗瓷砖公众号,侵删)
历时近九个月时间匠心倾注,马可波罗文化陶瓷团队经过多次实验和设计调整,壁画最终完美呈现。

(图片来源:马可波罗瓷砖公众号,侵删)

(图片来源:马可波罗瓷砖公众号,侵删)

(图片来源:马可波罗瓷砖公众号,侵删)
持续以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马可波罗控股将以更加优质的产品不断助力更多优质城市文化空间建设,为建设美丽中国添砖加瓦。
(文章来源:马可波罗瓷砖公众号,侵删)
当前有2人正在等待…
帮您快速计算加盟马可波罗瓷砖需要多少钱?
多了解,多咨询获取更多加盟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