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佛罗里达海滩,一只海豚尸体里,发现了一根长约 61 厘米的塑料软管,被发现时,软管完好无损。

(图片来源:德国洛恩斯净水器供稿,侵删)
根据美国环保署数据,全球每年约有超过800万吨塑料被丢进大海,造成的危害远超我们的想象。而且这些需要上百年才能降解的物质,正以不同的演化方式,威胁着人类和其他物种的生活。

人类是视觉动物,但包括信天翁在内的很多海洋动物,它们觅食时主要依赖嗅觉。那些被我们丢在水边的塑料制品,随着海浪被分解成碎片,再长上藻类。当藻类被磷虾吃掉后,藻类会释放二甲基硫醚(DMS)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海腥味。
沾满DMS味道的塑料片却被海鸟当作鱼虾带走,殊不知吃进肚子的只是毫无营养的人类垃圾。
据发表在2016年11月9日的《科学进展》杂志上的一篇研究,随着海藻自然分解,释放出DMS味道,跟随气味寻找磷虾的海鸟就被带到了一个“嗅觉陷阱”。最终出现的情况就是海鸟没有吃到磷虾,而是塑料垃圾。
齿鲸和海豚在深海猎食,有时在海平面之下480米,那里漆黑一片,它们依靠回声定位来寻找食物,而一些塑料制品的声波正好与它们的食物类似。
这些不可降解的海洋垃圾,自然腐烂需要至少200年,其抗腐蚀和难分解的特性让它们慢慢变成可怕的海洋“魔鬼”。
而这些在海洋中传播的塑料微片更对野生生物构成了威胁,抹香鲸、海龟等动物都曾因为误食海洋塑料垃圾而受到生命威胁。
为了让人们认识到微塑料的存在,唤起对海洋塑料垃圾问题的关注与行动,减少塑料制品的使用。WWF发起#净塑自然#(#No Plastic in Nature#)倡议活动,并创作了一件特殊的作品——「微塑料色盲图」。

(图片来源:德国洛恩斯净水器供稿,侵删)
这张「色盲图」由数量庞大的圆形小瓶盖组成,象征着海洋里的塑料垃圾碎片。而其中苦苦挣扎的生物和它们体内的微塑料颗粒,也正像是隐藏色盲图里真正的关键信息,需要人们努力地辨认才能看清楚。

(图片来源:德国洛恩斯净水器供稿,侵删)
△WWF 在全球范围发起「净塑自然」(No Plastic in Nature)倡议活动,上图为网络收集的近 15000 个瓶盖制成的海报

在人类世界中,塑料是无处不在的。每年人类生产3亿多吨塑料,在欧洲只有30%的塑料被回收,而在美国,回收比例仅为9%。
未被回收的塑料慢慢降解成微塑料,纤维和塑料碎片。出现在地球的每个角落,也出现在人类的餐桌上!

(图片来源:德国洛恩斯净水器供稿,侵删)
△体现人类使用塑料的艺术品
2019 年 6 月,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的一项研究显示,全球人均每周摄入近 5 克微塑料,相当于一张信用卡所用的塑料量。一篇名为《人类对微塑料的消费》的研究提到,美国人每天要摄入203至312块微塑料。

(图片来源:德国洛恩斯净水器供稿,侵删)
很多人都会喜欢吃海鲜,但在这些海鲜中,却含有大量的塑料成分,因为海洋不断地被塑料污染,不少鱼类为了生存就会吃进一些塑料,由于这些塑料很难被消化,塑料就会以微粒的形式藏于它们体内,然后又间接被人类所食用。

(图片来源:德国洛恩斯净水器供稿,侵删)
当我们使用塑料制品装食物时,我们无意间会吃下很多塑料颗粒,大多数来源于食物和水的塑料包装,微塑料在包装时可能渗透进食物。

(图片来源:德国洛恩斯净水器供稿,侵删)
研究人员汇总了26项研究的数据,研究了3,600种食物和饮料的样本,包括海鲜、盐、糖、蜂蜜、啤酒以及自来水和瓶子中的水,还有空气中的微塑料含量。
得出的结论是,平均每个美国女性每年摄入98,000个细小的塑料颗粒,男性则更多,121,000个。其中大多是肉眼无法识别的微型塑料颗粒。

(图片来源:德国洛恩斯净水器供稿,侵删)
△微观状态下食盐中的塑料丝
深圳市洛恩斯科技有限公司,隶属于德国LUOENSI环境集团旗下高端净化系统品牌,公司致力于智能水处理设备及智能健康家电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是国家级高新技术示范企业,国际公认的最大水处理设备制造商,是最具有价值的国际净化品牌,被誉为国际净化系统专家。
洛恩斯坚持用环保思维去思量产品,尤其是在产品上,采用先进技术保护环境,选取食品级材料制作,搭载第三代太空RO膜,层层净化水质,保障人类用水安全。让低碳环保深入生活日常,用更环保、高效的方式,让更多家庭加入保护地球环境的行列。
我们不生产水,只净化水;我们改变不了环境,就管住自己,保持洁净,不乱扔垃圾。爱护环境,从我做起!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文章来源:德国洛恩斯净水器供稿,侵删)
当前有2人正在等待…
帮您快速计算加盟洛恩斯净水器需要多少钱?
多了解,多咨询获取更多加盟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