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寒”从哪里来?
空调吹出内寒:中医认为,空调降温时可直接产生风、寒、燥邪,出汗之后立即进入空调房间或吹强风,易致寒邪侵体。
着装“冻”出内寒:夏季室外温度高,穿着清凉进入空调室内时,皮肤毛孔迅速收缩闭合,寒气被封闭进入皮肤肌理,难以释放。
冷饮吃出内寒:雪糕、冰棍、冷饮不断,水果也是冰镇的,长期吃,内寒就吃出来了。

(图片来源:LAITI莱田集成灶供稿,侵删)
熬夜导致内寒:子时是一天中阴气盛到极点之时,此时阳气初生,人体阴阳二气在睡眠中顺利交接,若总是熬夜,阴盛阳虚,阳虚则寒。
懒出内寒:生命在于运动,总不运动,气血运行就弱,体力就会下降,内脏功能减弱,则寒从内生。
5个方法来“热养”
01
喝热茶、饮热汤
饮温热茶水和汤水可使汗腺舒张、散发热量、降低体温,有助消暑;汤品推荐冬瓜排骨汤、荷叶老鸭汤。
02
洗热水澡
洗热水澡能使气血运行通畅,有利身体排热、排湿,帮助补充阳气。
03
热水泡脚
热水洗脚时,虽然会感觉有点热,但洗后就会带来凉意和舒适。
夏季泡脚,水温以40℃左右为宜,时间别超过20分钟。泡脚时可加入生姜、艾叶,能祛寒补阳,改善虚寒体质。
04
做艾灸
中医认为,每年最热的“三伏天”施灸会收到事半功倍的养生效果。施灸时会适量出汗,体内的暑湿邪气也随之排出,可治疗因寒凝引起的各种瘀证、痛证。灸完后,再喝一些温热的薄荷叶水,身体会感到无比清爽。
05
适当锻炼
夏季适当锻炼可以加强热适应,提高人体调节体温的功能,并且通过适量出汗,起到散出体内热量的作用。
但夏季运动不要选择太阳最毒的正午,为避免中暑,锻炼时间以傍晚六七点为宜,选择慢跑、打太极、做八段锦等不过于剧烈的运动方式,避免出汗过多耗气伤阴。
(文章来源:LAITI莱田集成灶供稿,侵删)
当前有2人正在等待…
帮您快速计算加盟莱田集成灶需要多少钱?
多了解,多咨询获取更多加盟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