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造一个团结的团队?在中国文化和中国体制下,增强组织团结,必须铸牢四大支柱。
支柱一:领导者成为团结的主心骨
在团队中,领导者是头,是脑,是领路的人、是举旗的人。
领导者决定着团队前进的方向,行进的速度和力度。因此,领导者必须点子清、主意正。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如果领导者意志坚定、态度鲜明、行动果敢,会感染追随者,向追随者传递力量,并激发追随者潜在力量;如果领导者心无定向,态度暧昧,迟疑犹豫,追随者将六神无主,不知所措,团队陷于崩溃边缘。
如果团队的一把手心猿意马,朝三暮四,必然导致人心涣散,群龙无首,谣言四起。这时,团队的老二,甚至老三将可能乘机而上,冲锋向前,填补缺位,由此直接威胁团队既有运作,导致团队分裂,直至最终解体。
支柱二:管理者成为团结的定影剂
严格地讲,正式组织中的一把手是领导者,其余各色副职以及以下中层,属于管理者。
领导者的职责是做正确的事,管理者的职责是把事做正确。领导者是组织的灵魂。管理者要跟得紧,要摆正位子,不掉链子,不走样子。要自觉维护领导者权威,倾注领导者意志、意图,执行领导者决定,补位而不越位,用权而不擅权,谋政而不篡政。管理者跟进,必然带动追随者跟进,各显其能,各尽其责。
如此,团结大局可造。不团结,往往祸起萧墙,从高管层内部纷争起始,由核心向外围逐步扩散,持续发酵。内耗严重,人人自危,明哲保身,只问人不问政,必然导致政事荒废,发展受害,组织危机。
支柱三:跟随者成为团结的防滑剂
这里所说的跟随者,是指工作在组织核心中枢的人员,领导身边的人员,包括文秘司机等。这些人常与领导者近距离接触,比较了解领导者喜怒哀乐,了解领导者所处理的政务要事,甚至熟悉、窥视领导者内心世界。
因此,在增强组织团结中,跟随者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不适当地充当领导者的耳目和传声筒,势必在领导层引起不必要的相互猜忌,内心矛盾,工作冲突,导致不信任感加深,威胁团结局面。
毕竟,跟随者只是了解一些零碎的信息,不完整、不全面、不准确,跑风漏气容易导致误信、误传,以讹传讹,贻害无穷。跟随者大多经过精挑细选,具有较高素质,更要谨言慎行,为事业尽力,为领导尽心,口风紧,作风硬,无缝隙,不说不利于团结的话,不做不利于团结的事。
支柱四:文化气场成为团结的催化剂
团结不仅是一种态度,也是一个人的品质,更是一种工作能力,一种组织文化。一个衰败的组织,一个四分五裂的组织,必然缺乏团结的文化基础,人人小肚鸡肠,蝇营狗苟,各自为政,风言风语,传谣信谣,彼此不顺眼,不对劲,顾左右而言他,谋人不谋事。
一个兴盛的组织,一个朝气蓬勃的组织,必然具有团结干事的文化氛围,彼此信任,彼此欣赏,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信心足,心气顺,干劲大,谋事不谋人,一心一意求发展。不同的组织需要彰显不同的组织文化特色,但要形成团结文化却是组织建设的共同要求。
主心骨、定影剂、防滑剂和催化剂是一个组织团结的四大支柱。
虽然四大支柱的功用有所不同,但他们共同支持着组织团结的局面。四大支柱缺一不可,组织建设必须铸牢四大支柱。
***曾讲,团结紧张,严肃活拨。这是中国文化特色的组织建设通用法则,也是***关于组织建设的重要遗产,值得我们深入挖掘,光耀其深邃内涵。
当前有2人正在等待…
帮您快速计算加盟康星电器需要多少钱?
多了解,多咨询获取更多加盟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