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质量并不取决于房间的大小。Micro Living”(微生活)的概念就是这一点的有力证明。“微生活”并不仅仅意味着居住面积小,它更是一个从建筑外观无缝延续到室内设计的整体性概念。
Blum 百隆以顾问身份参与其中,与奥地利多恩比恩 Rhomberg Bau 公司联合推出的DAVID项目中微型公寓的概念便是一个成功的案例。“现代居住方式需要同时应付的三大挑战:土地匮乏、高建筑成本和房价。”
01 极高的舒适度

(图片来源:奥地利百隆五金公众号,侵删)
#
“共享生活”
即便生活在狭小的空间中,也能享受到极高的舒适度:在 DAVID 项目中,一套公寓的面积大概只有 33 平方米。它在配备了全套家具的同时,还选用了高质量的材料和功能强大的经典设计。
所有私人区域中无处安放的设施都可以在共享空间内找到:配有茶水间和图书角的休息室、自行车库、工作间、洗衣房以及设有花坛、烧烤区和休息区的室外区域,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共享生活”。
02 同时满足年轻人和老人

(图片来源:奥地利百隆五金公众号,侵删)
#
一时的流行还是长期的趋势?
这一概念适合于人生的每个阶段。长期以来, 学生和年轻的上班族一直是这种单间公寓的主要目标群体,如今,各地越来越多的老年人也开始认识到了这种居住形式的可贵之处。
而且,这个情况不只出现在奥地利。这种公寓与其他住宅的区别在于其所提供的服务,正是它们使得这种公寓别具吸引力,服务包括免费 Wi-Fi、共享汽车/自行车、保洁服务,甚至还有能够为老年住户提供护理等专门服务的服务型公寓。
以德国为例,到 2035 年,单身家庭的市场份额预计将达到 44%。伴随着这一趋势的,是即将大量涌现的微型公寓。究其原因,主要是越来越多的人希望生活在城市中的同时,又不至于被一套房牢牢困住。因此,配有家具的公寓和短期租赁合同与“数字游牧民”可谓是天作之合。
03 城市化和住房短缺

(图片来源:奥地利百隆五金公众号,侵删)
#
无限创意
在英国和美国,微生活的概念由来已久。坐落在纽约曼哈顿区,采用模块化设计的 Carmel Place 便是一个绝佳的案例。在日本东京这样一个大都市里,人们这几十年来对于经济适用房的需求一直居高不下。日本的第一批微型公寓诞生于中银胶囊塔,虽然建于1970年,但是它看起来仍颇具未来主义气息。
04深思熟虑,细致入微

(图片来源:奥地利百隆五金公众号,侵删)
#
少即是多
高度的创造力必不可少。每一平米都必须得到充分利用。同时,设计感、高品质和舒适度也非常重要。这些要求可以通过定制来满足,最好是使用那种落地式橱柜和多功能家具。在多恩比恩的 DAVID 项目中,整个生活区域都体现出了对空间布局的精心设计和充满智慧的收纳解决方案。
微型公寓的住户们表示,可用空间在感觉上要比实际上大得多。同时,这种居住形式还促使人们把生活用品削减到最基本的状态。毕竟在人生的许多领域中都透露出了这一哲理:少即是多。
05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图片来源:奥地利百隆五金公众号,侵删)
#
预知未来
无论处于哪个年龄段或是人生阶段:独居并不意味着脱离社会。在单身公寓里,住户们虽独居一室,但这并不会让他们感到孤独。
因为,为满足社交和交流需求,微生活提出了“共享生活”这一方案。由此可见,社区理念也是微生活概念的一大核心特征。
(文章来源:奥地利百隆五金公众号,侵删)
当前有2人正在等待…
帮您快速计算加盟奥地利百隆五金需要多少钱?
多了解,多咨询获取更多加盟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