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古建筑多用石头建造而成,而中国的古建筑多用木材,这是中国古人在现实条件和审美观念综合之下的一种选择。
在古代中国大部分地区,森林资源丰富,木料取材比石头方便、经济。木材具有隔热保温、冬暖夏凉的性能,中国木构建筑的基本结构形式,是梁柱网格承托屋顶的框架结构,墙并不承重,只起围蔽、分隔和稳定柱子的作用,房屋内部可较自由地分隔空间,只要在房屋高度、墙壁及屋面厚薄、门窗位置大小等方面进行调整,就能适应寒暖燥湿等不同的气候条件。
木构建筑多采用榫卯和斗拱,具有一定的柔韧性和抗震性能。中国古代的木构建筑,柱子并不埋入地下,而是像一张八仙桌一样,置于台基之上,以屋顶的重量压稳。梁柱的框架结构有较好的整体性,构架节点处采用榫卯结构,结合严实又具有伸缩余地,加上木头本身有一定的弹性,遇到强大震动时,整个结构体系处于一种弹性状态,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
木构建筑施工速度快,且便于拆卸搬迁。唐宋以后使用了类似今天的建筑模数制的方法,各种木构件的式样已定型化,可对各种木构件同时加工,制成后再组合拼装,这样一来,木构建筑的房屋也很易于拆卸和搬迁。20世纪五六十年代,始建于元代的山西省永乐宫(原址位于三门峡水利工程的淹没区),被整体搬迁至原址20公里外。
中国人追求自然、和谐的生活态度,讲究“天人合一”。中国古人认为木材是有生命力的,温润细腻,与自然相感相通,木头的纹理、触感、气味,都能安抚人的心绪,提高居住的舒适性。中国的阴阳五行学说中,木为组成“金、木、水、火、土”五行的要素之一,出于土地,入于阳光,生生不息,代表生机盎然、欣欣向荣的属性。
木结构利于“雕梁画栋”的精巧加工,能够更好展现中国古人的建筑审美。无论是“大木作制度”(建筑房屋的木构件)的柱、梁、枋、额、斗拱、椽、桁檩等,还是“小木作制度”(建筑装修和木制家具)的门、窗、隔断、栏杆、外檐装饰及防护构件、地板、天花(顶棚)、楼梯、龛橱等,中国古人都会挑选合适的木料进行加工创造,生动展现出木材的美感与居住的艺术。
按现代人的观念来说,很多木头具有“保值”功能。古人用木头建房屋,其实“不求原物长存”,深谙新陈代谢的道理,但是好的木材它就是可以流传几百年。故宫历经600多年的风雨侵蚀,依然坚固,就是因为用的大多是当时最优质的木材——楠木,这些木材通过当时的防腐处理以及如今每年的保养,不受腐蚀反而“保值”。现在豪宅多选择柚木等实木,也是看重木材这种可以“传承”的价值。

(图片来源:安信地板公众号,侵删)

(图片来源:安信地板公众号,侵删)
△安信柚木地板|聚宝宫格
木头作为建筑材料,积攒了中国千余年的智慧,如今,中国人也是喜欢与“木”相处,用木头建造房屋主体已不适合当代社会,但依然作为装修装饰材料被广泛使用。木作吊顶、地板、木门、楼梯、橱柜、桌椅、装饰摆件等,拥有传统人文精神的建筑材料——木头,以它的特性,在现代精工品质下焕发新生。

(图片来源:安信地板公众号,侵删)

(图片来源:安信地板公众号,侵删)

(图片来源:安信地板公众号,侵删)

(图片来源:安信地板公众号,侵删)
(文章来源:安信地板公众号,侵删)
当前有2人正在等待…
帮您快速计算加盟安信地板需要多少钱?
多了解,多咨询获取更多加盟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