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说把店铺看成一本书,橱窗就是它的封面,店铺内部就是这本书的内容。如果说橱窗是起到吸引顾客的作用,那么店铺内部陈列就是起到顾客是否购买的决定性作用,是与商品销售直接挂钩。
店铺陈列那么重要,该如何做好呢?
第一招:平衡
店铺内部最主要的陈列区域是靠墙货架,这些区域就像是商场的边厅一样,更加吸引顾客的眼球。店铺内部陈列的平衡是指件数、色彩、款型和面料上的平衡。
件数平衡:在相同陈列面积(如相同长度的侧挂杆),保持件数的一致性;
色彩平衡:色彩在视觉反应后会有轻重(如亮色显得轻,暗色显得重),要保持整个店铺各区域色彩的平衡感觉;
款型平衡:除特殊风格以外,每一个挂杆和每一组陈列区域保持款型的多元化与平衡;
面料平衡:除特殊风格以外,每一个挂杆和每一组陈列区域保持面料的多元化与平衡。
有很多的陈列人员会把销售不好的商品放在角落里或者中岛货架上,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就是一种陈列的不平衡。好的陈列应该是销售量好的商品去带动销售量不好的商品。
顾客进店后首先注意到的是整体的店铺效果,而不是局部,所以首先需要考虑到店铺的整体平衡效果。
在整个店铺陈列工作做完以后,我们需要观察整体卖场的组与组之间、色系与色系区域之间在件数、色彩、款型和面料等方面的平衡感。
第二招:层次
层次是在相同陈列手法上的有主次感的体现。
比如:在这组侧挂中,中间是非常亮的红色,两侧是比较浅的红色与白色,这中间的亮红色的产品就突显出来了,也让整个侧挂架变得有层次,视觉感更加丰富起来。
一眼望过去,这组侧挂架中黄色的服饰就非常显眼,将黄色服饰做成隔断,让整个侧挂架变得非常有层次感,也达到色彩的平衡感。
层次的另一种概念是指将不同陈列组进行划分,从而使顾客能够迅速找到自己想要的目标。
比如高档商品与一般商品、时尚商品与畅销商品、单件商品与系列商品……通过陈列的层次感,可以体现出商品的主次分明、分类清晰。
当前有2人正在等待…
多了解,多咨询获取更多加盟信息